2月初,梁某应聘到某建筑公司当业务员,试用期一个月。两周后的一天,部门经理让他单独去送投标材料。他送材料时,认识了公司的竞争对手于某,两人谈得非常投机。三天后,于许给梁2000元钱,想知道梁所在公司投标材料中的一些内容,希望梁能帮帮忙。梁想,反正公司里也没人能知道,犹豫一下就答应了。不料,2000元钱刚到手,就被告知:公司决定将他辞退。
原来,所谓的投标和竞争对手,都是用人单位虚拟出来的,目的就是要测试梁某的品德。据了解,像梁某这样的求职者并不少。2月份,哈尔滨市人才市场上有35%的求职者因未通过用人单位的“品德测试”,在试用期内被辞退。
今春,很多用人单位都将品德当作一项重要的招聘条件,为了解求职者实际的品德情况,不少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增设了“品德测试”。由于这些考试都是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,所以内容千奇百怪,有的与业务密切相关,有的则只是日常生活细节。例如:有的用人单位会为求职者设置某种特殊场景,观察求职者对需要帮助者的态度,如果只是举手之劳,求职者却不愿帮忙,就通不过考试。最有趣的一类题是“亲情题”,选择这类题型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求职者对父母是否孝敬。单位在某个节日特意给求职者放一天假,让他们回家过节。第二天,经理挨个问大家如何过的节。如果求职者只顾自己玩乐,对父母不管不问,就会被辞退。理由是对父母不关心的人不会对公司敬业。
哈尔滨市人才市场赵树智经理告诉记者:2月份,共有20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,其中有50%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进行了“品德测试”,未通过者即使业务水平较高,用人单位也不肯聘用。
就此,专业人士提醒求职者:“品德考试”并无固定标准答案,因此用不上死记硬背那一套,用人单位看的是求职者的本能反应。求职者只要恪守做人道德,如诚实、孝顺、敬业、守信,一般都会通过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助人为乐的闲事能做就做,而损害他人利益的小便宜千万别占。(王静)
来源:哈尔滨日报